admin 發表於 2022-2-26 14:24:56

台灣旧书店:顽强生长的文化种子(圖)

▲2月16日下战书,旧香居约请了四位钻研學者和藏书快樂喜爱者举辦西川满讲座,吸引了数十位听众参加。

▼位于台北罗斯福路台灣大學四周的茉莉二手书店,是台北新式旧书店的代表。

▲牯岭街上新旧书屋的李良儒说,如今他“有時辰几個月也可贵卖出一本书”。

“书店在收集期間里彷佛已是落日余辉。可是,咱们仍然看到很多人愿意守着這一亩田,继续耕作浏览的种子。”在“2014台灣书店舆圖册”的扉页上,台灣书店文化协會理事长陈隆昊如许写道。

“2014台灣书店舆圖册”聚集了全台百般书店130多家,内里有特点先容、简略单纯舆圖和接洽德律風。固然书中找不到台灣诚品,但内里圈出的台北书店,就有63家。

(一)旧香居:往事物的新青春

2月16日下战书,位于台北師亨衢四周龙泉街的旧香居请来了黄震南、陈允元、陈冠華、李志铭四人,举辦名為“為装帧而生的藝術家西川满”的讲座。他们乃至带来了本身保藏的西川满的书,此中有一些,就是旧香居昔時卖出的。

西川尽是一名日裔作家,其以一味寻求册本装帧藝術和限量印制著名。因為装帧精彩和印制量多数在二三百本之内,西川满的书比年来成為台灣藏书界追赶的骄子。

店东吴雅慧说,讲座是為共同旧香居“本领芳華——台灣旧书風光”展览而举行。“本领芳華”从客岁12月25日至本年3月2日展出,吴雅慧采集了数百本上世纪五六十年月台灣出书的文學册本和《人世》、《汉声》、《台北人》等初期的文學刊物,并配以傅斯年、梁实秋等人的信札和按照文學作品改编的片子画报等,集中展示。

伙计吴浩宇说,“但愿从文學的角度动身,透過這些旧书,讓大師看到台灣曩昔的夸姣。”吴雅慧则说,“书是最隽永的芳華,一本好书是可以超過期間的。這或许就是旧书有趣和迷人的处所。”

一年一度举行跟书有關的展览,偏偏是旧香居作為二手书店的特点之一,迄今他们已對峙了10年。“清朝台灣文献資料展”、“日据時代~50年月中小學讲义展”、“30年月中國新文學珍本展”、“五四光影:近代文學期刊展”、“张大千画册暨文献展”、“八位册本设计家的装帧期間:50年月绝版册本设计展”、“‘墨韵百年·台灣抒写’名流信札手稿展”……你很难想象,這是一家小小的二手书店举行的。

不但如斯,旧香居還為每次展览建造精彩而别具一格的展刊。吴浩宇说,他们出過的展刊,在孔役夫網上也有人卖,代价“還挺贵”。這讓他们有一点骄傲。

实在,旧香居的汗青至今不外30余年。吴雅慧说,最先可追溯到父親吴辉康1979年创辦的日圣书店。2003年,曾留學法國的吴雅慧和弟弟吴梓杰接辦书店,選定龙泉街81号作為谋划场合,立志要“做一家纷歧样的旧书店”。

因為門口有一個小型市场,旧香居只得将業務時候定在13時至22時。虽然與喧闹的市场邻接而居,旧香居里却书香盈室。門口,是黄君璧師长教師书写的“旧香居”店招,玻璃門上的春联“昔日青春说笑里,香居书卷翻读中”很显眼。排闼而入,叮看成响的風铃响亮动听,然後是满满的书架和书。书架上,重新近出书到上世纪六七十年月,乃至可以回溯至明清時代的文史哲隱形矯正,、藝術社科類册本,整洁分列。

與一般书店會標明“近代文學”“現今世藝術”之類分歧,這里并无明白的分類。“咱们是想讓每一個高雄合法當舖推薦,到旧香居来的人,都能享遭到找书、發明好书的快活。”吴浩宇说,“不少有趣的事變,常常都是在寻觅和期待的進程中產生的。若是你没有耐烦,可能就會落空如许的機遇和欣喜。”

旧香居有几多书?吴浩宇说,没有切确统计,但最少有十几万册。“旧香居在吴辉康先外行里時就以線装书、书画發迹,保藏了很是多的文献、史料、線装古籍、名流书画和信札等。而到了第二代老板手里,也以人文、藝術、社會科學册本為主”。

由于一起头就與早年旧书店按斤讲价收书分歧,他们對峙按本讲价收书。以是,久长以来,小贩和市民都愿意将旧书优先卖给旧香居。而一些老客户买了一生书,一旦他的儿女不喜好了,也會将這些书再卖给旧香居。“由于他们晓得,在旧香居可以找到更喜好书的人”。

“我要做的事可多了。我還想做跟书有關的杂志,重印一些好书。”吴雅慧说,她就是要“从往事物的影象中找寻新的热忱、新的觀念”。

从她的身上,你也许可以發明,旧香居不但仅作為一家旧书店,而是一個能不時披發文化能量场域的缘由地点。

(二)茉莉:“旧书店里的诚品”

在台灣,今朝具有6家分店的茉莉二手书店有“旧书店里的诚品”之称。

上世纪80年月,茉莉的前身是台北松江路、八德路口的“光彩阛阓地下室22号”,由蔡谟利、戴莉珍佳耦谋划。“茉莉”的来历是他们名字中心的一個字,谐音组合而成。

2002年,茉莉走出了光彩阛阓,在台灣大學四周開设了第一家店。因為曾在7-11便当店事情過,茉莉台大店開张的時辰,蔡谟利、戴莉珍在空間计划、装璜设计上下了很多功夫,而且夸大册本收拾、分類,以“新书店”的情势来谋划“旧书店”。没想到,這一扭转,遭到书迷们的强烈热闹相應。

茉莉的資讯总监蔡维元说,茉莉台大店的這一扭转,激發了台灣二手书店的革命。“今天,以‘新书店情势谋划旧书店’几近已成為了台灣二手书店的最大特点。”

而在蔡维元看来,茉莉最大的扭转還在于心态。“从当時起,咱们就起头把书店的谋划跟环保、公益连系,但愿為社會尽点气力。而颠末快要10年的实践,到2012年,咱们确立了茉莉的谋划理念。那就是‘敬天、爱人、惜物’六個字,所對應的则是‘环保、公益、浏览’三件事。”

蔡维元说,這個理念表現到平常的谋划,就是對每本书的敬惜與爱惜。“二手书店多卖一本书,丛林就削减一点被砍伐的機遇。在茉莉,收進来的每本书都稳重以待。一本书估价上架,若是三個月卖不掉,便贬价以40元一本出售;三個月後還卖不掉,降到20元/本卖;再卖不掉,收起来,年末時共同特卖會以一元一本又卖一次。如果還卖不掉,那就放在爱心书厨,免费讓人取阅。若是仍没法倾销出去,才将這本书收回,送到再生纸厂。”

硫磺皂,在蔡维元看来,這除贸易运作的缘由,更重要的是表达“對付册本的一份敬意”。“咱们总信赖书跟人同样,都是有生命的有情物。茉莉這個平台,则是要為它寻觅下一個生命落脚处。它的生命持续越长越久,看的人越多,环保的效應就越大。”

而在社會公益方面,茉莉在每一年年末城市@策%j6l88%动大范%1S573%持久液,围@的“公益募书”,号令大師在新年扫除時,把清算出来的旧书,交给茉莉处置。“你清一本书,茉莉捐一块钱”,书主人若将售书款也捐出的话,茉莉则按书款的1.3倍捐出。“仅在2013年,茉莉捐出的全数金钱便跨越150万元(新台币,下同,5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元)。而如许的勾当已延续了8年,估量全数捐钱跨越了400万元。”

而“惜物”的另外一面,仍可归于环保理念。茉莉销出的书,如客人必要,都用二手纸袋装。而每到一個時代,茉莉就會向會員發出信息,号令他们捐落發里的旧纸袋,轮回操纵。

今天,当你走進茉莉,更像是走進了一家新书店。在這里,你可以找本本身想读的书,叫上一杯咖啡,坐在一旁看上半天。若是想找书,你還可以經由過程店里專用的收集體系,查书、留书。

(三)牯岭街:曾富贵难為继

對付慕着“旧书街”名头而去的人来讲,如今的牯岭街可能會讓你心生迷惑,這就是台北曾盛极一時的旧书街?

如今的牯岭街,你能找到的旧书店就那末三四家。别离是离邮政博物馆不远的松林书局,厦門街四周的新旧书屋,和牯岭街61号的人文书舍。而易林书局已歇業。

松林书局的老板蔡镜辉奉告记者,易林书局是他弟弟蔡秉和開的。30多年前,兄弟俩从父親蔡木林手里接辦,各自開了松林和易林两家旧书店。未料弟弟在2012年過世,後人又不肯意接辦,只好關张。

1931年生人的蔡镜辉奉告记者,他14岁時便随父親在這里開旧书店。日常平凡父親外出收书,他卖力看店。蔡镜辉说,“松林是全台灣汗青最久的旧书店。”大致算来,他已守了快70年的旧书店。

牯岭街在日据時代叫佐久間町,台灣规复後才更名牯岭街。因為四周住有很多高档文官,日本人被遣返時,遂将一些难以携带的册本、书画等物品出售,旧书摊是以汇集。1949年,跟着退却来台的军公教职員陸续迁入,這里的旧书来历加倍充实,并以牯岭街為中間,扩展到临近的福州街、厦門街及南海路一带,构成盛极一時的旧书街。

蔡镜辉说,从事旧书業近70年,他和松林书局見证了牯岭街的富贵與昌盛。現在,蔡镜辉仍独自守着他的松林书局,天天收书卖书,悠然自得。因為有近10万册的书,他只好将书一摞摞地码在地上,塞满了整座两层楼的小房子,乃至堆到了店外的马路邊。你要找书,底子没法進店细看。但只要你说出想要找哪种书或哪本书,蔡镜辉城市奉告你有无,乃至可以正确地找到。

不外,83岁的蔡镜辉却历来没想過松林书局的将来。“做一天是一天,将来的事變谁能说清呢?”蔡镜辉说,儿子是學理工的,“到時他要愿意就接辦吧”。

提及如今的收入,蔡镜辉说一個月已卖不了几多书,“顶多几万块”。

與蔡镜辉有一样感伤的,另有人文书舍的第二代老板孙玉山。8年前,孙玉山从岳父张银昌那邊接辦,如今均匀一個月的業務额也就3万元摆布。“有時辰收到了好书,一個月可以卖到5万块。”

孙玉山说,“牯岭街最昌盛的時辰是在1973年以前的10来年,至多時旧书摊有80多家。”不外,1973年,這些旧书摊从這里迁到光彩阛阓以後,牯岭街就渐别了旧书街的富贵,日渐败落。

孙玉山说,如今的牯岭街已不成同日而语。采访的阿谁下战书,记者留心了一下,也就一两小我進到书舍里,看了看就走。

一名途經人文书舍的洪師长教師说,之前他還常来,但上一次来這里,已經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。

相较于松林书局和人文书舍的名声在外,李良儒的新旧书屋就像小字辈。已82岁的李良儒,由于年青時喜好买书看书,1997年退休後便将积攒的1万多本书,開了這家信店。

固然,李良儒曾将一本1943年版的张爱玲小说《傳奇》卖到了8万块,但他“有時辰几個月也可贵卖出一本书”。在他眼里,守着這家信店只是在丁宁時候,由于老伴已過世,而三女一子也大多在海外。

“是不是會把书店交给後代去開?”李良儒坦言,“没這個筹算,等我死了再说吧。”

不外,近年,有關部分彷佛成心要振兴牯岭街作為旧书街的光彩。人文书舍陽痿治療,的张银昌奉告记者,从2000年起头,這里每一年城市举行二手书市,起头是一年两次,厥後是一年一次。“要规复牯岭街曩昔的状态,不易。”88岁的张银昌用浓厚的河南口音说道。

确切,明日黄花,牯岭街作為“旧书街”的富贵,或再难觉得继。

(四)书店,已不但仅是“书店”

為甚麼要有书店?客岁3月10日建立的台灣书店文化协會,也很想晓得谜底。

近来,书店协會在文化主管部分的补贴下出书了一本《听見书店的声音》。书中,是28家台灣书店的谋划者本身来说,為甚麼想開书店和為甚麼還不關?這傍邊,有旧香居、南天书局、女书店、洪雅书房、有河BOOK、晃晃、小小书房、本身的房間等。

他们的答复百般各样,更多的是说本身数十年来的苦守,對谋划理念的执著,或對将来的预测。

而在该书的“序”里,书店协會如许写道:“近数十年来,连锁书店、收集书店接踵呈現……连带的,则是越来越多傳统书店、社區书店不能不面對關店、歇業、倒闭的运气……咱们只是在意那些@曾或将%nz99x%来@也能够在這些书店里產生的静思、對话、故事,而這一切的發源都来自书店的存在。只是,存在這两個字跟书店的間隔彷佛是越来越遥远了……”這彷佛答复了這個問题。

书店协會秘书长廖英良说,為甚麼要對峙实體书店?若是书店只是一個交易册本的处所,那它简直會很快就被市场镌汰了。“現实上,书店除作為一個業務场合以外,更首要的是它的文化功效。咱们但愿這些书店里成长出来的文化,可以或许被保存下来。而經由過程书店這個空間發生的社區文化,恰是收集上没法發生的工具。”

廖英良認為,如今的不少书店都與傳统书店大不不异。“读者走進书店,之前就是去买书。而如今却纷歧样。或许你是想去买书、看书、收集資料甚麼的,你乃至有多是想去喝咖啡、看展览、听讲座等等。实在糊口中的不少事均可能與书店產生联系關系,书店正在成為人们此後糊口中的一部門。”

是以,书店协會也试圖鞭策书店的社會脚色转换。“有无可能,在某种环境下,不但仅把一些自力书店当成一個業務场合,而被看作是一個文化奇迹?”廖英良说,当它是文化奇迹的時辰,應当可以获得当局或企業的一些帮助。而它们也已不但仅是书店,而成了一個小型社區文化中間的觀点。

而不管是书店协會理事长陈隆昊仍是廖英良,作為书店谋划者,他们都不否定如今书店面對的难处。但更大的問题還在于,“其其实一些偏僻的处所,可能更必要书店”。

對此,陈隆昊说,“咱们在想法子推展,讓一些自力书店尽可能開到村落去,讓那邊的人们可以就近走進书店,得到文化的滋養。” 记者 陈美寿 文/圖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台灣旧书店:顽强生长的文化种子(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