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生活在線論壇

標題: 台灣文化為蔡英文两岸政策敲响警钟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2-2-26 13:52
標題: 台灣文化為蔡英文两岸政策敲响警钟
蔡英文被選台灣地域带领人後,台北故宫博物院缺席深圳文博會,本年台灣馆阵容大不如前。台灣《中國時报》本日颁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评论文章指出,這都因两岸当前政治僵局,反應在文创財產上,不只象征台灣少了商機,更紧张的是台灣文化成长远景敲响警钟。

评论摘编以下:

大陸文化创作指標嘉會之一的深圳文博會日前闭幕,非论参展厂商與成交额都创汗青新高。主理单元呼應“一带一起”酵素丸,政策,扩展招来埃及、以色列等35個國度、地域参展,現场弥漫异國風情,北京故宫也大肆参展,搭配丰硕配套體验勾当,4天觀展人数跨越66万,在促成文创商機的同時,也為大陸公众启發美感與创意视線。

文化成长與贸易市场原本就存在一种共生瓜葛。有鉴于此,前些年台灣故宫、台北市、新北市等也屡次進军北京、深圳等文博會,凭仗高程度文创產物赢得大陸媒體赞叹,不单在大陸公众心目中种下台灣优良文化的印象,也樂成推介多家文创企業進入大陸,近3年已在10個以上的大陸都會授权開店。

蔡英文被選台灣地域带领人後,台北故宫博物院缺席深圳文博會,本年台灣馆阵容大不如前,“台灣名品展”本年在大陸的场次也紧张缩水。這些状态都因两岸当前政治僵局,反應在文创財產上,不只象征台灣少了商機,更紧张的是台灣文化成长远景敲响警钟。

实在,民進党未曾好好诠释過甚麼是“台灣文化”。以常识论视角来看,“文化”是一种反思性觀点,這意谓它的界说還在试探演進中,但大略来讲,说话、風尚習气、轨制、宗教、藝術,被广泛認同是文化的子體系。

這些文化子體系中,風尚習气與轨制多数属于迟钝演進,台灣“文化部分”难以出力。但是藝術、宗教等,都可纳入有用的文化施政范畴,并按照學者布赫迪厄所言,视為文化本钱。

今世學界與財產無死角馬桶刷,界广泛認定,文化消费暗地里包含文化認同,可以分身功效與意味价值。以是咱们看七日孅,到云門舞集、朱宗庆冲击樂團等,比年频仍到大陸巡回表演,除收益斟酌,更首要的是在大陸公众脑海中,植入台灣的文化形象,持续台灣的文化软气力。

是以,文化藝術必要市场的支持,没有市场的创意仅是好景不常的灵感或奇思妙想,底子没法形塑出具备辨别度并且有朝气的“台灣文化”。民進党政府如果然心想成长本土文化,就要帮文化產物找到更大的内需與外销市场,而大陸是独一的最好選擇,虽然两岸存有體系體例停滞,究竟结果有共通的汗青脉络,比力不易呈現“文化扣头”的征象。

現在蔡英文不認可“九二共鸣”,致使两岸轨制性协商間断,本来發起會商多時的“两岸文化互助”也停摆,台灣文创業者难以深刻應用大陸市场,紧张影响将来成长。以影视為例,台灣偶像剧曾風行大陸一時,但没法有用接轨大陸財產,成果如今對岸影视腾飞,台灣电视频道被《甄嬛傳》、《琅琊榜》周全攻下。

日前台灣演出藝術中間董事长朱宗庆忧心指出,台灣文化仅剩几年的上風。這些警讯對民進党而言莫非還不敷多吗?蔡政府必需尽快找到解决当前两岸僵局的法子,不然所谓發扬台灣文化,不外仅止于动听的標致词采與標语罢了。(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)




歡迎光臨 台灣生活在線論壇 (http://bbs.lifeoftw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